广州青年公益万里骑行赴偏远山区献爱心

2020-05-18 10:27:55 2

 

    凭一辆自行车,从广州出发,骑行14000公里,历经八个月跨越了西藏、新疆、甘肃等10个省,给偏远山区学校发放他们急缺的物质。

  完成这段路途的是23岁的韶关青年彭俊,“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,独自穿过了中国最大的沙漠,也走进了最艰难的青藏线。我觉得人生就是要经历一些这些。”近日,彭俊凯旋后有感而发,“当我把学校需要的物资亲手交到孩子们手中时,看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时,我便知道我的公益之路停不下来了。”

  两年前,就读于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彭俊选择退学,他认为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。随后,彭俊去西藏旅行,遇到了许多前来西藏支教的志愿者,被那里的爱心氛围所感动。

  回到家后,彭俊产生了从事公益的念头。去年,他无意间看到一个公益网站,号召“驴友”们在去贫困地区旅行时,能多背一公斤行李,为那里的孩子送一些书、文具等用品,于是萌生骑车旅行并探访乡村学校的想法。

  他把这种方式称为“微公益”,他认为,比起其他慈善家捐款助学相比,他这种方式显得微不足道。在策划了两个多月后,他在网上锁定了20间学校,并规划好骑行路线,决定亲自将自己采购的物资送过去。

  2012年4月29日彭俊辞工后从广州开始了到西藏的旅程。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外,他还携带了400多个作业本、几千只笔和一些体育用品,每当到一个学校,彭俊便把物资送到孩子们面前。彭俊说,虽然语言不通,但孩子们都争着和他照相。

  让彭俊印象最深的是6月1日那天到达湘西雀儿寨小学,发现孩子们都不知道那天是儿童节,于是彭俊到镇里买水果,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皮筋、做游戏过节。这也让彭俊意识到,偏远地区学生的问题更多的是信息的闭塞,“所以我们更注重的是精神的交流”。

  这也坚定了彭俊接下来的公益之路,甚至还有次差点遇到了死神。

  据彭俊回忆,那是发生在去西藏墨脱县加热萨乡的路上。通往那个地区学校的道路是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而建,道路很窄,根本无法骑行。

  “这个学校是我临时加进去的,当地人跟我说,如果我不是作秀的话,应该去加热萨乡看看,那里是最需要帮助的地方,但还没‘驴友’去过。”彭俊欣然同意,把车停放在一藏民朋友家后,花了7天徒步抵达目的地,将物资送到学校。

  然而返回时,彭俊的行李却掉进了峡谷的悬崖,当他伸手去捡时自己也掉了下去。彭俊说,那时候在悬崖上挂着的时候,感到很无助,“我那时手几乎没有力气了,沿途又没有人经过,但我告诉自己不能这么死了,我还想再回家看看家人。”最终,彭俊找到了树藤,沿着它爬了上来。

  彭俊将这段经历写在了500多页的日记本里,其中写道:“去做公益,对我而言能找回最真实的自己”。这一路,彭俊已经将自己一年的积蓄共2万多元人民币全部捐出,他强调,“后面还有很多学校在等着我,虽然还没跟他们联系,但这已经是我的责任了。”

  如今,彭俊回到了家中,开了一家网店,义卖自己一路上在旅途中制作的明信片,一群热心人士听说他的故事后也参与进来,“公益我是还会做下去,但今后可能不是这种骑行的方式,我会考虑用最快的方式去帮助他们。但我不图回报,因为不想给他们压力。”

  彭俊表示,那些在牧区里的孩子,生活得很开心快乐,那才是他们的生活,他不希望因为有其他人的帮助而改变了这些孩子原本的路。

  据彭俊透露,接下来要将明信片义卖的钱成立公益基金,以后捐给西藏的学校和孤儿院,他还计划与韶关的共青团合作,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