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背一公斤上路 一公斤意味着什么?

2020-05-18 15:39:29 0

 

 “美景往往藏于险远之处,但险远之处往往贫穷。”一个驴友的倡议,正在成为中国年轻玩家的时尚助学方式……

  一公斤意味着什么?四五本书?两三件衣服?一包文具?这些也许只是旅行者行囊中很小的一部分重量,但它对于贫困的孩子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礼物。

  在出行时多背一公斤的物资,将这些物资带给偏僻地区那些乡村学校的孩子们,与孩子们交流,传递知识和能力,归来后通过1kg.cn网站进行反馈与分享。这就是“多背一公斤”的简单构想。提出这个想法的名叫余志海,网名“安猪” ,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管理人员。10月26日,记者在重庆见到他。这算是他全国旅行的倒数第二站。

  引发余志海产生这个“多背一公斤”念头的是他的朋友崔英杰。和他一样,崔也是一个四处乱跑的“驴子”。一次,崔英杰讲起了在中甸梅里雪山的见闻:山脚下一小学,有位支教的女志愿者,为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,走了两小时才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,返回途中摔在泥里,但她依然满身是泥地给孩子上课,还天天吃青菜。

  崔英杰说这个故事时,余志海只觉得眼睛发潮。“我们是旅行的人,我们光带脚和眼睛出去是不够的,我们可以背点东西过去给那些孩子。”

  目前,余志海倡导的“多背一公斤”公益旅游项目在网上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,形成了非常固定的群体,经常聚会。参加聚会的都是有丰富驴行经验的朋友。大家相识的方式也大都是从网上相遇,线下相熟。

  经常四处行走的余志海,其实是个很腼腆的小伙子,不爱说话。“美景往往藏于险远之处,但险远之处往往贫穷。” 余志海告诉记者,他这次在风光秀美的云南元阳多依树村看到,一百多户中,能上初中的女孩只有2人,孩子除了课本,没有其他儿童读物,不少学生甚至连最简单的橡皮、卷笔刀都没有。

  在广西桂林龙胜和平黄江村,小学校坐落在山腰上,教室是两层破旧的木楼,再往下走,是一个露天的篮球场。举目可以看到很美的梯田景色,视野辽阔。“只是孩子们可不这么想,他们的篮球经常掉到梯田里,常常要走山路下去捡。”余志海说,他去的时候,六年级正在上体育课。唯一的器材是羽毛球,但没有网,于是三个小孩站成一排,权当作球网。谁输了,就由谁来接替。

  “就算出来时没有多背一公斤,也同样能做多背一公斤的交流”。余志海说,多背一公斤的使命之一,就是赋予旅游者这种随时随地与孩子们进行交流的能力。他还清楚的记得他给一个名叫阿慧的小女孩看存放在电脑里的照片。阿慧一下子就对电脑发生了兴趣,拿着手写笔在屏幕上指指点点,一张一张地看自己的照片,一字一句的说:“哥哥,我长大了也要打电脑。”

  “正是我们这些闯入者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性,价值观念。”余志海说,“多背一公斤”的旅行让很多人意识到同样的事,原来也可以很快乐地去做。为什么一说到助学就要苦大仇深,就是破砖败瓦、沮丧的脸?看到贫穷固然能激发我们的同情心,但无形中也把自己摆在了一个更高的“施舍”的位置,这并不是“多背一公斤”的期许。“其实,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,这种快乐不因他们的贫困或富有而改变。”余志海说,发现并享受他们的快乐,而不是揭示并同情他们的贫穷,更能帮助他们走向广阔的人生。